《西游记》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的一个巅峰之作优配合伙人,堪称四大名著之一。在这部作品中,唐僧扮演着八十一难的中心角色,而孙悟空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。今天,我们将重点介绍孙悟空的原型,这位了不起的角色正是上古时期的奇妖无支祁。
孙悟空的领地位于花果山,他拥有一双能够透视一切的火眼金睛,勇敢地与天地抗衡,无所畏惧。然而,在《西游记》之前的古籍《山海经》中,也提到了一位随心所欲的神猴,名为无支祁。关于无支祁是孙悟空原型的观点在学术界流传已久,甚至文学巨匠鲁迅也曾指出,孙悟空的形象源自于水神无支祁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探讨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。
从外形上来讲,无支祁“形若猿猴,缩鼻高额,青躯白首,金目雪牙,颈伸百尺,力逾九象”。简单来说,无支祁的外貌特征包括:看上去像猴子,鼻梁较塌,高额头,呈青色的身体和白色的头颅,配有火一般的闪亮金眼和洁白的牙齿,此外,脖子能够伸展至百尺,力量更是超过九头大象。这样的形象与《西游记》中的孙悟空高度重合。
展开剩余64%再来看看他们的经历,无支祁是传说中淮河的一种水怪,由于他的神通广大,成功娶得龙女,并在淮河建造了气势宏伟的龙宫。无支祁最为人所知的故事是他多次阻碍大禹治水的努力。大禹曾三次前往桐柏山,而无支祁每次都会出来呼风唤雨,阻止大禹的进程。对此,大禹非常愤怒,于是派出手下前来捉拿无支祁,然而无支祁却带领着十万山精水怪与大禹展开激烈的战斗。大禹先后派出童律和乌木,但都未能击败无支祁。最终,只有派出最强战力应龙才成功擒获了无支祁。
在《山海经》中有如此记载:水兽作恶,禹将其锁于龟山之下,其名即为无支祁。无支祁被俘后,依然难以制服,于是大禹王无奈之下,用粗大的铁链锁住了他的脖子,并用金铃穿过他的鼻孔,将他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。从此,淮水顺利流入东海。这一情节与《西游记》中,孙悟空带领众多精怪反抗天庭、闹天宫后被抓,天庭却不能将其斩杀,最终请如来佛祖将猴子镇压于五行山下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。
此外,无支祁和孙悟空与大禹之间也有众多的关联。无支祁是被大禹捕获的,而孙悟空与大禹之子的出生方式都是从岩石中破石而出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孙悟空的武器如意金箍棒,实际上正是大禹治水时使用的神器——定海神针。
无支祁一方面被视为害民的江淮精怪,另一方面却也以孝子和淮水之神等身份受到传颂。其中一些广为人知的故事包括“禹王锁蛟”和“蛟龙探母”等,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查阅。这位集正邪于一身的传奇妖王无支祁,无疑是上古时期的奇妖之首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中金汇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